
9月18日,交通運輸部官網對外頒布《關于征求增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效勞質量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我國汽修業取得了長足生長”,但也“保存市場結構不優、生長不規範,消費不透明、不誠信等問題”。
意見由交通運輸部牽頭,聯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公安部、住建部、商務部、情況;げ俊⒐夜ど套芫幀⒐抑始熳芫幀⒅泄<嗷,共計十個部委加入審批,旨在規範汽車維修售後效勞市場的亂象。此舉受到了寬大車友和消費者的熱烈關注。
“不得限制、幹預消費者自主選擇維修企業和維修效勞,不得以汽車在‘三包’期限內選擇非授權維修效勞爲理由拒絕提供維修效勞。”意見第十一條明確體現,限制濫用汽車保修條款,包管消費者維修選擇權。
許多4s店執行“新車保修期內必須在4s店內做保養,不然不享受保修政策”的保修條款,這其實故障了消費者選擇汽修廠的自由。別的,消費者還可以自由選擇給愛車做哪些保養。許多對4s店開出的保養單有異議的車主,完全可以去專業的汽修廠給愛車做保養。
廠家和經銷商應見告消費者憑據使用說明書使用、維護、修理汽車,至于消費者是否選擇廠家授權的4s店,那是消費者的自由。只要是憑據說明書正確使用、維護的汽車,不可因爲車主沒有在4s店做保養,就不享受“三包”政策。
意見指出,要建立實施汽車維修技術信息果真制度,包管所有企業平等享有獲取汽車生産企業汽車維修技術的權利,增進汽車維修市場公正競爭,提升汽車維修質量。
“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車生産企業(包括從中國境外進口汽車産品到境內銷售的企業)要在新車上市時,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當的信息途徑、合理的信息價格,無歧視、無延遲地向授權維修企業和獨立經營者(包括獨立維修企業、維修設備制造企業、維修技術信息出書單位、維修技術培訓機構等)果真汽車維修技術資料。”從明年開始,汽車生産廠家被要求向4s店和汽修廠等果真維修技術信息。
在2015年12月31日前,汽車生産企業要果真全部已進入《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通告》國産車型以及已獲ccc認證的國産及進口車型的汽車維修技術信息。
意見明確劃定企業違反該原則的處分步伐,即:新車型上市3個月未能有效果真車型維修技術信息的,將取消該車型有關《通告》和3c認證。意味著該車型將不可繼續銷售。
這一政策將讓汽車修理廠在獲取維修技術信息方面,與4s店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汽車修理廠的市場競爭力能獲得大幅增強,消費者的選擇也會越發富厚。
意見勉勵原廠配件生産企業向汽車售後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商標或標識的獨立售後配件,同時勉勵授權維修企業向非授權維修企業轉售、提供原廠配件。
這意味著,不必去4s店,消費者在汽修廠買到原廠配件的幾率將大大提高。汽車配件生産廠家直接向汽修廠供貨,可以繞開廠家和4s店,減少流通環節,配件價格也將趨向于合理。
有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整車生産廠家勢必會向汽車配件生産廠家施壓,阻撓這項政策的實施。4s店也不會希望看到,汽修廠可以拿到原廠配件。尤其是在新車銷售利潤下降,售後收入占比大幅上升的情況下,想要破除配件渠道壟斷,將會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