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瞩目。据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统计,2010年中国汽车堅持高增长,1至10月,国内汽车销量已超去年全年的1364.48萬輛;2010年全年銷售淩駕1800万辆,占世界汽车销售总量的22%。这在过去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未发生过。
然而汽车行业的高歌猛进已经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交通问题。在2011年1月召开的南京市“两会”上,来自南京市监察局的人大代表傅浩给出的调研数据显示,南京門路拥堵开始由岑嶺时段向平峰时段延伸,早晚岑嶺交通拥堵时间,持续达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中心区和老城区交通岑嶺时段,车辆平均速度有时低于国际公认的大都會交通拥堵警戒线每小时20公里。
汽車銷量“節節高”
刺激車市增長最給力的
日前,记者走访了南京最大规模的汽车专业市场——南京大明路,在江苏米兰雪佛兰4S店,负责销售的陈经理告诉记者,“2010年上海通用的兩個品牌別克和雪佛蘭共賣出100多万台,现在正值年末的销售旺季,
記者又來到相隔不遠的北京現代4S店,销售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的销售业绩是8000台,7月份廠家給出了3000元的节能补贴,通常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的车都有这样的补贴。有了补贴之后,每个月的销量从原来的400台上升到600台左右。
在北京现代的汽车展厅,当被问及小排量车购置税上涨会不会影响购车选择时,正在选
业内人士剖析,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税率虽然上调,但临近春节,加上厂家推出节能补贴的优惠,还是让近期的汽车销售非;鸨。
都會擁堵“老浩劫”
在如此喜人的销售业绩背后,记者发现,各大都會的交通压力却越来越大,都會門路并没有随着销售业绩的提高而拓宽。
北京自奥运会期间实行单双号限行制度以来,2010年12月又颁布了以限制车辆数量为手段的新治堵計畫。广州也在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前后共46天的时间里实施了包括单双号机动车限行在内的一系列临时性交通治理步伐。
业内人士體現,事实上,拥堵已经不是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大都會的专利,杭州、西安、南京、长春等省会级都會也面临拥堵的难题。如何治堵成为中国都會的公共民生难题之一。在都會化不断加速的中国,特大型都會如何突破交通“越治越堵”的怪圈,已经成为地方“两会”必须直面的民生关切。
?